生活 > 古詩古文 > 正文

秦觀在七夕節寫下一首詞,堪稱最美情書,後兩句更是成為千古絕唱

牛郎與織女的故事在我國可謂家喻戶曉,相傳在陰曆七月初七這天晚上,是分居銀河兩側的牛郎織女一年一度相會的日子。

古詩十九首中的《迢迢牽牛星》把牛郎織女隔河相望卻難以相聚的情感表達得淋漓盡致。

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。

纖纖擢素手,札札弄機杼。

終日不成章,泣涕零如雨。

河漢清且淺,相去復幾許。

盈盈一水間,脈脈不得語。

七夕這個節日,與美好的神話傳說有著千絲萬縷的關聯,因為牛郎和織女的故事,七夕多了一層浪漫的色彩,也成為一個與愛情有關的節日

相傳織女是織造雲錦的巧手,七夕這天夜晚,天空的雲彩特別好看,所以古代的女孩子們在這天晚上陳設瓜果,向織女「乞巧」。

唐代詩人林傑《乞巧》中就有精彩的描述:「七夕今宵看碧霄,牽牛織女渡河橋。家家乞巧望秋月,穿盡紅絲幾萬條。

七夕織女與牛郎相會的古老傳說,成為許多文人表情達意的題材。自《迢迢牽牛星》之後,牛郎和織女的愛情故事被一代又一代的文人續寫著。

在雙峰並峙的唐詩和宋詞中,文人們創作了不少以牛郎織女故事為題材的作品。

白居易在以「七夕」為題的一首詩中寫道:「煙霄微月澹長空,銀漢秋期萬古同。幾許歡情與離恨,年年並在此宵中。

全詩緊緊圍繞七夕神話故事著筆,抒發了詩人白居易對牛郎和織女經過長久的分離而又重逢的同情,全詩情景交融,動人心扉,讀來回味無窮。

女詞人李清照在《行香子·七夕》中寫道:「星橋鵲駕,經年才見,想離情、別恨難窮。

李清照通過寫牛郎織女聚少離多的悽美愛情故事,抒發了對丈夫趙明誠的思念之情,詞人感同身受地表達了鬱積在胸中的離情別緒。

牽牛織女在七夕渡河相會,這個自古以來就流傳著的美麗神話,引起了歷代文人的詠嘆。

他們以不同的題材、從不同的角度,抒寫牛郎織女的故事,他們的愛情故事經由文學作品的傳播,依然被人們代代相傳。

在不勝枚舉的詠嘆七夕的詩詞作品中,傳唱度最高的當屬宋代詞人秦觀的《鵲橋仙》。

秦觀將優美的文字與深沉的情感結合起來,跌宕起伏地歌頌了人間美好的愛情,取得了極好的藝術效果。

一首鵲橋仙,成最美情詞

秦觀《鵲橋仙·纖雲弄巧》中的末尾兩句「兩情若是久長時,又豈在朝朝暮暮」,也早已成為膾炙人口、家喻戶曉的千古名句,更是成為情侶表達愛意的常用語。原詞如下:

纖雲弄巧,飛星傳恨,銀漢迢迢暗度。金風玉露一相逢,便勝卻人間無數。

柔情似水,佳期如夢,忍顧鵲橋歸路。兩情若是久長時,又豈在朝朝暮暮。

開篇三句描敘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。其中前兩句「纖雲弄巧,飛星傳恨」,是對七夕夜晚的烘托和氣氛渲染,也是對牛郎織女即將相會的一段鋪墊。

且看開頭的「纖雲弄巧」四字,詞人運用了擬人化的手法,「纖雲」有輕柔、稀薄的含義。這一句大意是說:輕柔多姿的雲彩,變化出許多優美巧妙的形狀。

在詞人的筆下,連天空的浮雲在今夜都格外輕柔多姿,它們變幻、搖曳著身姿,為牛郎和織女的相會而起舞祝賀、助興添彩。這註定是一個浪漫的、充滿溫情的夜晚。

第二句「飛星傳恨」也用了擬人化的手法,「飛星」指夜空中的流星。這一句大意是說:天空的流星時時劃出道道亮光,那是他們為牛郎和織女傳遞著久別的相思之情。

他們飛馳在夜空,劃出道道亮光,他們為牛郎和織女的七夕相會歡欣鼓舞、奔走相告。

前兩句是對七夕夜空的烘托和渲染,第三句「銀漢迢迢暗度」,則是對牛郎和織女渡河相會的正面描寫。

「迢迢」形容銀河的遼闊壯美,這兩字寫出了牛郎和織女相隔距離的遙遠,也暗示他們分別時間的長久。這與《迢迢牽牛星》中的「迢迢牽牛星」有著異曲同工之妙。

「暗渡」則表明他們是在七夕的夜裡,在人們不知不覺間渡河相會的。「暗渡」二字既點明「七夕」的主題,同時緊扣一個「恨」字。牛郎織女踽踽宵行,跨越銀河,千里迢迢來相會。

他們中間隔著一條遼闊無際的銀河,遼闊的銀河,把兩個相愛的人隔開,再見一面是多麼不容易!但是再遠的距離也阻止不了他們彼此間的思念。

如果有愛相連,以愛為名,再遠的距離也會天涯咫尺、近在眼前,變得不再遙遠。

因為他們用愛在銀河上築起了一座橋樑,讓這不可逾越的銀河在七夕夜晚可以通行。他們在七夕夜晚渡河相會,他們靠近彼此,心靈契合。

七夕是他們堅貞不渝的愛情的見證,這如水的夜晚是多浪漫啊。

如果按照故事的橋段,接下來應該寫寫牛郎織女相會的場面了。可是秦觀卻匠心獨運,他一反常規的敘事框架,不從簡單的敘事出發,而是以議論的口吻,以富有感情的腔調讚嘆道:金風玉露一相逢,便勝卻人間無數。

一對久別的情侶在金風玉露的夜晚,在銀河的鵲橋上相會了,這是多麼美好、多麼幸福的時刻,天上一次相逢,就抵得上人間千萬次的相逢。詞人熱情歌頌了一種理想的聖潔而永恆的愛情。

真正的愛情並不在於兩人是否朝夕相守,而在於是否真摯和專一

如果是真摯的、專一的,那麼,即使一年僅有一次相會也是美好的、珍貴的。如果沒有真摯和專一的情感,即使朝夕相守,那也是無聊的、乏味的。

「金風玉露」是寫景,「金風」,指秋風。古人認為秋為西,屬金,故稱秋風為金風。詞人用「金風」二字彰顯了七夕夜晚的美好與浪漫。「玉露」,指寒露。這兩個字描寫了露珠的晶瑩清潤。

古詩中常以「金風」「玉露」並提,用來突出珍美聖潔的特定環境和氛圍,如李商隱在《辛未七夕》中就寫道:「由來碧落銀河畔,可要金風玉露時。」

詞人把這次珍貴的相會,映襯於金風玉露、冰清玉潔的背景之下,渲染了牛郎織女七夕相會的美好時刻,也顯示出這對愛侶心靈的高尚純潔。

在秋風白露的背景下,牛郎織女相逢,這不正烘託了純潔的愛情和高尚的情操嗎?詞人以牛郎織女的七夕相會,熱情地謳歌了忠貞不渝的美好愛情。

如果說上片主要是寫牛郎和織女的美好相會,那麼,下片則主要是寫他們經過短暫會面又不得不分別的場景了。

「柔情似水,佳期如夢」,詞人沒有描寫他們久別重逢,互訴衷腸的具體經過,但這一切又都寄寓在這兩個生動的比喻中,含蓄委婉的文字給人帶來無盡美好的遐想,也帶來美的享受。

他們的相會是多麼美好啊,那是一年一度的相會,那是在心底積蓄了一年的愛情釋放,他們這次相會該有多少說不完、道不盡的情話啊。

那兩情相會的美好時刻,就像悠悠無聲的流水,是那樣溫柔纏綿。而一夕佳期竟然像夢幻一般倏然而逝,才相見又分離,怎能不讓人肝腸寸斷,怎能不讓人惆悵百轉千回

那相見時的如夢一般的驚喜,將要分手時的難以忍受,就是這樣緊緊地交織在一起,形成了一個完整的敘事過程,那麼,這到底是悲還是喜呢?

剛剛相會的鵲橋,轉瞬間又成了和戀人分別的歸路。脈脈的情,如夢幻泡影般的相遇,相聚的短暫讓他們在分離時都不敢回頭張望,怕這一回首,便再也不能走下去。

越是「柔情似水,佳期如夢」,便越不忍心分離,怎能忍心回頭看那「鵲橋歸路」。一個「忍」字,便把無限心酸與難分難捨的情感表現得淋漓盡致。

最後兩句「兩情若是久長時,又豈在朝朝暮暮」,升華了全詞的感情。

這擲地作金石聲的警句,迸發出動人心扉的旋律,有一種關於美好的愛情和一種堅貞不渝的情感在讀者心中迴蕩。

詞人正是抓住了牛郎織女這個傳說中永恆的愛情主題,一掃低沉悲憤的離愁別緒,將朝夕相處的愛情觀升華為崇高的、永恆的愛情觀。

「多情自古傷離別」固然是人之常情,而秦觀末兩句卻揭示了愛情的真諦:愛情要經得起長久分離的考驗,只要彼此真誠相愛,只要彼此間的感情真摯和專一,哪怕是終年天各一方,也比朝夕相伴的感情要可貴得多。

這兩句又是感情色彩很濃的議論,它與上片的議論遙相呼應,也與上片同樣結構,敘事和議論相間,從而形成全篇連綿起伏的情致。

值得一提的是該詞在寫法上的藝術技巧,詞人把寫景、敘事、抒情、議論融為一體。更主要的是詞人寫出了牛郎織女短暫的相會與永恆的情感,更側重寫愛情的永恆。

牛郎與織女每年只能相會一次,真可謂太短了,但只要兩情長久,愛到永遠,那短暫的相會,依然會勝過朝夕相處。

顯然,詞人否定的是朝夕相處的愛情,歌頌的是永恆的忠貞愛情。

小話詩詞

在秦觀唯美的措辭、巧妙的構思、情感的再現中,美好的七夕傳說化為永恆的、堅貞不渝的愛情觀,這就是這首七夕詞《鵲橋仙》歷經歲月的洗禮,依然能傳誦不衰的緣由所在

而其中的「兩情若是久長時,又豈在朝朝暮暮」兩句,因為寄寓著的對美好愛情的堅守、對美好愛情的追求,道出了愛情的真諦,更是成為流傳千古的愛情佳句,被無數熱戀中卻又飽受相思之苦的人們一次次地引用。

責任編輯: 宋雲  來源:小話詩詞 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

本文網址:https://tw.aboluowang.com/2023/0822/194418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