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 > 大陸 > 正文

697萬中國留守兒童:在父母看不見的地方長大

紀錄片《人生第一次》中,製作團隊將鏡頭聚焦在了雲南漭水中學的一群留守兒童中。村里12歲的小鎖,是其中一位主人公。

他家裡最貴的財產是一頭牛,但對他來說,這頭牛還有一重身份:好朋友。他寫了一首詩,其中有一句是這樣的:家裡的牛圈大大的,只有小牛一頭,當我抱住它的時候,我們都有了朋友。

他將情感融入進了詩歌,展現出了留守兒童的一面:迫於生計的父母外出打工,年紀尚小的孩子留守鄉村,與群山、牛羊作伴,孤獨長大。

在中國,像小鎖一樣的留守兒童還有多少呢?

697萬留守兒童,在孤獨中長大

髒兮兮的臉蛋、不合腳的鞋子、卷邊的課本和陳舊的書桌,說起留守兒童,我們的腦海里總會浮現出這樣的畫面。

為了能掙錢養家,父母不得不離開外出打工,甚至過年也不一定能回趟家。根據《2020農民工監測調查報告》,2020年全國有1.7億外出農民工,將近七成都已成家[1]。

他們有的會選擇帶著孩子漂泊異鄉,但也有的留下小孩在老家。畢竟在外打工,孩子尚小恐怕無暇照顧,等到孩子再大些,又該愁他們的上學問題。

相比起民政部2016年的摸底排查數據,全國農村留守兒童已經少了205萬,但仍有697萬兒童留守農村。

從區域分布來看,四川農村留守兒童規模最大,總人數為76.5萬,占比11%,和安徽、湖南、河南、江西、湖北和貴州相加,留守兒童總數占到全國近七成。

而這些省份,正是人口流出大省。以河南為例,根據七普數據,2020年河南省流出到外省的人口達1610.09萬人,甚至接近於深圳常住人口1756.01萬[2]。

通許是河南的勞務輸出大縣,當地民政局局長在18年接受採訪時曾透露,「僅雙親均外出的留守兒童就有5100多名」[3]。而在四川大涼山,阿布澤魯小學全校有800多名學生,大多都是留守兒童[4]。

在經濟更不發達的地區,兒童留守的情況更常見,他們大多從很小的時候就由家裡老人照顧。民政部的數據顯示,96%的留守兒童都由(外)祖父母撫養,近九成未滿13周歲。

國家統計局的數據則更為詳盡,在六普時,除了和祖父母一起居住,還有3.37%的留守兒童單獨居住。比例雖然看起來不高,但對應的人數卻高達200多萬[5]。

前陣子,一位河南周口外出打工的媽媽錄下的視頻,讓無數網友淚目。視頻中,1歲7個月大的留守兒童對著監控喊媽媽,孩子媽媽說:「孩子是在奶奶家帶著,在監控裡面聊過天,時間長了他就以為爸爸媽媽在監控裡面。」

留守在家,他們跟不上學習

留在老家,由家裡的老人照顧,小孩不至於餓肚子。但除了做飯,老人還要下地幹活。小孩上學回來,很難被監管。

而這些農村老人們,多數教育水平僅為"小學",大字都不識幾個,對小孩的教育根本插不上嘴[7]。

學習,成了留守兒童要面臨的大難題。

根據《中國留守兒童心靈狀況白皮書(2019)》,只有27.6%的留守兒童對自己的學習成績算得上滿意,大部分留守兒童對自己的成績不是很滿意。

同樣,一項發表在《中國農村經濟》上的研究顯示,與父母未外出的兒童相比,父母外出的留守兒童的語文、數學和英語平均成績均有下降,尤其是數學和英語,下降幅度最大[8]。

而那些能跟上學習的寒門學霸,也比同齡人身處更為艱辛的環境。例如,2020年貴州文科狀元黃阿想,父母都在外打工,上學的錢都是找親戚借的,家中房間裡甚至沒有像樣的書桌,只能坐在與身高不符的低矮折迭桌上學習[9]。

不是每個我們看不見的大山深處都有張桂梅,也不是所有留守大山的小孩都會能被「逼」著走進大學。

相比這類勵志故事,在現實生活中,留守兒童逃學、輟學,甚至打架鬥毆也很常見。在隱秘的角落,沒有了父母的督促和輔導,尤其是目前不在家的小孩,遲到逃課、交友不慎的概率都有顯著增加[10]。

除了成績差,留守兒童也常常有逃課、打架等不良行為。

根據國青少年研究中心組織在6個勞務輸出大省的留守兒童情況調查,在農村,留守男童在日常上網中缺少束縛,玩遊戲和講髒話的比例都高於非留守男童。

而在學習生活中,留守兒童遲到、逃學、受老師懲罰的比例也較高。

被忽視的精神留守,需要被重視

留守兒童成長過程中缺失的陪伴與引導,才是這些孩子行為出現問題的主要原因。但他們的精神留守,常常都被忽視了。

一項基於中國家庭追蹤調查的實證研究顯示,母親外出務工對孩子抑鬱程度的影響大於父親,而父母同時外出務工對子女抑鬱水平影響最大,抑鬱得分顯著高于于非留守兒童。

留守兒童的內心要更為敏感和脆弱,會經常感到煩躁、孤獨、悶悶不樂,以及無緣無故發脾氣[11]。

無處傾訴的煩惱、長期堆積的情緒,如果沒有適當的疏導,還可能產生更為極端的事情:2015年,貴州畢節四名留守兒童死亡在家中服農藥死亡;2017年,雲南省鎮雄縣鹽溪村17歲的留守少年留下遺書自殺[12][13]。

溝通在一定程度上能解決問題,但很多留守兒童都長期缺乏親子交流。

就算是父母打電話回來,他們之間也像是隔了一座山,長久的分離已經讓他們不知道要如何溝通。雙方即使交流,也不在一個頻道上。

例如,談論學習問題的時候,一些留守兒童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,但父母只知道看分數,卻沒有看到他們的努力,而父母在嘗到「不好好念書」的苦頭後,不想小孩重蹈覆轍,希望他們好好學習。

雙方的錯意讓彼此心裡埋下芥蒂,長此以往,孩子會選擇減少、甚至迴避溝通,「問來問去都是那些東西」。

在攝影師劉飛越調研過的留守兒童家庭中,這樣的場景經常出現,外地打工的父母打電話回來,小孩都是一種「冷漠和應付」的表情,甚至有小孩根本不理會,頭也不回地繼續打遊戲[14]。

書信陪伴,留守兒童也有傾聽的「樹洞」

面對這樣的溝通困境,有專注於留守兒童心理陪伴領域的專業公益機構,對留守兒童心理進行介入,通過書信陪伴療愈留守兒童。

在網絡發達的時代,寫信這種已經不「流行」的溝通方式,真的有用嗎?

在紀錄片《人生第一次》中,就有一位鼓勵留守兒童們看著大山寫詩的校長,詩歌是他們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,而書信,是一顆心與另一顆心的擁抱。

來自中國工商銀行的志願者們也參與了藍信封行動,這是他們和通信孩子往來的書信。

中山大學對書信陪伴的效果研究表示,書信項目讓留守兒童更加關心別人的感受,會主動幫助老師、父母,以及生病的朋友。

參與書信項目的留守兒童,也變得愛和別人分享了,會主動和父母說學校里發生的讓他們開心或者難過的事情,不再像以前一樣沉默和不耐煩。

 

 

 

責任編輯: 劉詩雨  來源:網易數讀 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

本文網址:https://tw.aboluowang.com/2022/0103/16911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