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 > 軍政 > 正文

坐擁美貌與才華 90後教授帥刷爆朋友圈

當紅網絡小說里,總喜歡塑造高智商高顏值的男神形象。《何以笙簫默》的何以琛、《微微一笑很傾城》的肖奈,不光臉是校草級的好看,腦子更是百里挑一的好使。

小說畢竟是小說,多少都帶點瑪麗蘇的幻想,所以大多數人,還是一邊沉浸在幻想中,一邊告訴自己:小說都是騙人的,這種人現實中怎麼可能存在?

不過,這麼想可完完全全錯了。在現實生活中,明明可以靠顏值吃飯,卻偏偏要靠才華的例子,不但有,而且還真不少!

比如這兩天洗版的90後湖南大學副教授,幾張模糊的照片中,都能看出有多帥,直接登上熱搜。

據了解,這位副教授名叫陳少威,是生於1991年的標準90後,本科時就讀於廈門大學。2011年,他就獲得了直接攻讀清華大學博士學位的資格,是清華和國外聯合培養的博士。

長得又帥、又是學神、還學法律,這一條條都像是在表明,陳少威真的是現實版何以琛,而且他比何以琛還多一個反差萌點,就是身為嚴肅的法學男神,他的業餘愛好竟然是玩電音吉他。

不到27歲的年紀,他已經讀完博士、成了副教授,身體力行的證明了:那些長得比你好看的人,比你更努力。

集美貌與才華於一身的,當然不止陳少威一個而已。

還記得前兩年的北大圖書館男神嗎?暖黃的光線、白襯衫,專注的神情,每個細節都像是偶像劇拍攝現場。

照片一放上網就炸了,這位同學的身份也浮出水面。

他就是韋驍龍,95年出生,高考那年是江蘇濱海理科狀元,最終考入了北京大學計算機專業。

學習成績好到當狀元,顏值高到能出道,韋驍龍的才藝也是不少,是大提琴特長生,當時被北大同濟爭著要。

上學的時候他非常認真,假期到百度實習,成了一位最普通的技術實習生。

去年畢業時,韋驍龍說:「從今以後,北京大學再也不是值得驕傲的title,而是激勵自己永遠進步、不可以辱沒他的名聲的家。」年紀雖小,志向卻不小,不再以學校為榮,而是盼望學校能以自己為榮。

鮮衣怒馬少年時,一日看盡長安花。如此少年意氣,又豈是「顏值高」三個字就能概括的呢?

別著急,這樣的學神,後面還有。

早在五年前,一夜之間,一個大學男生的照片傳遍了網絡,隨之而來的是「真人版江直樹」的名號。

這個男生名叫葉欽達,是北京大學前校草。有人說他形似李雲迪,有人說他神似王力宏,總之,完全擔得起校草這個名號。

他帥到什麼程度呢?大概是只要他出現的照片,就會一秒鐘變偶像劇畫風,不跟明星比,在普通人當中絕對算頂級的顏值。

身為「真人版江直樹」,一個硬體條件是要帥,一個軟體條件就是要天才。

葉欽達的履歷列出來,絕對比顏值更加熠熠生輝。先不提他考入北大已經很牛,是第38屆國際奧賽化學金牌得主,本科短短四年,他就把數學、物理、化學、計算機四院的課都修完了,門門都九十多,拿到了經濟學第二專業。

後來,葉欽達到美國Scripps研究所佛羅里達校區念博士,順手考到了CFA,技能樹滿點。

畢業後,傳聞說葉欽達做了一年醫生後,轉行做管理諮詢工作,在自己的領域一定也有一片天吧。

在她姐看來,葉欽達身上最值得敬佩的一點,還並不是高顏值、高智商,而是不為名利所動的那份堅定。

我們看過好多或自然或人為爆紅的「校花校草」,在利益驅使下,沒有好好審視自己的條件便急匆匆出道,把張愛玲那句「出名要趁早」掛在心上。

而葉欽達呢,即使採訪和綜藝邀約接踵而至,他也從未接受一次,還是低調做人、低調做事,最終隱沒於人世,從傳奇變成了傳說。

有人說,現在的葉欽達,早已沒了往日的英俊,但那又有什麼關係呢?這本就不是他所在乎的東西。

除了學霸男神,學霸女神其實也不在少數。

浙大美女教授楊樹,生於1990年,16歲本科考入復旦大學,24歲博士畢業於香港科技大學。

她是首批香港博士獎學金獲得者,在國際頂級期刊及會議發表論文60餘篇,研究成果被工業界雜誌如《Compound Semiconductor》等廣泛引用。

所以,年紀輕輕的楊樹,就入選了第十二批「青年千人」計劃,被聘為浙江大學「百人計劃」研究員、具有博士生招生資格。看長相是美女,但是職業欄填的卻是科學家。

電子科技大學教授劉明偵,同樣生於1990年。21歲以全系第一名本科畢業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,22歲碩士畢業於劍橋大學,25歲博士畢業於牛津大學。

她還是世界上歷史悠久的、最有名望的科學雜誌之一《Nature》上以第一作者發表論文的,最年輕中國女學者之一,年紀輕輕、為國爭光。

在最好的年華,劉明偵取得了很多人一生都不敢企及的成就,並在26歲時入選「青年百人」計劃。

古時候,流行女子無才便是德;近現代,流行做得好不如嫁得好。

社會總是在有意無意之間,為女性戴上枷鎖,但這些女科學家們,縱使可以憑顏值過得舒舒服服,但卻寧可在學術的苦海中鑽研,告訴世界: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。

最後要說的這位高顏值學霸,並不是90後,但他的名字大家一定耳熟能詳,那就是石油專家、中國工程院院士王德民。

前幾年,王德民院士因為央視的《人物》欄目,走入了大眾的視野。父親是中國醫生,母親是瑞士教師的他,因為混血的帥氣外貌,被奉為學霸版吳彥祖

但與上面這些學霸不同的是,這副迷人的外貌,並沒有對他的學術路有什麼好處,甚至帶來了非常多的阻礙。

因為是混血,王德民從小只會說、不會認中文,整個小學階段過得非常痛苦,幾乎都是倒數;

後來憑著一股倔勁兒迎頭趕上,學渣變學霸後,高考成績非常優異,但因為在那個年代,他的海外背景導致分數夠了也沒去成清華大學,只得落到第五志願的石油大學。

所以後來,王德民院士一直說「不是我選擇了石油,而是石油選擇了我」,正是出於這個原因。

混血帶給他的阻礙,還不止於此。以優異成績畢業後,作為知識分子的他,因為海外背景,進不了科研單位一展身手,卻被分進採油指揮部的測試隊,一直在一線勞動。

右一為王德民院士

顏值對常人來說,是饋贈,對王德民院士來說,卻是一定程度上的負擔。

在基層採油的日子裡,他第一個去住牛棚,沒覺得委屈倒覺得挺寬敞;

為了儀器能順利下井,他脫了棉襖給井口保溫;

他自學俄語,獨立推導出取代「赫諾法」的地層測壓計算公式「松遼法」,期間廢寢忘食,頭髮長了虱子都顧不上洗。

多年努力之後,王德民才終於如願以償,被調入大慶油田採油工藝研究所。

此後的幾十年間,他將全部生命都奉獻給了石油事業,因為成就偉大,成為中國工程院首批院士,並在2016年獲得國際編號為210231號的小行星,正式命名為「王德民星」的榮譽。

現在有句話很流行,「好看的皮囊千篇一律,有趣的靈魂萬里挑一」,事實也確實如此。再美的皮囊,都敵不過歲月,外表性感永遠敵不過頭腦性感。

人生輝煌依如星光,生命珍惜恍若流星。可以靠外表吃飯的人,都這樣努力地創造才華,你又有什麼理由自暴自棄呢?

責任編輯: zhongkang  來源:她刊 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

本文網址:https://tw.aboluowang.com/2018/0120/1057411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