新聞 > 軍政 > 正文

美媒:英國地位在中共眼中一落千丈

英國公投決定了英國脫歐的命運,但同時也使得英國的地位在中國的心目中一下子縮了水,更可能影響到兩國領導人不久之前才吹噓的「黃金年代」。

中共國主席習近平去年10月訪問英國,獲得首相卡梅倫「最紅的紅地毯」歡迎,兩國都憧憬未來黃金年代的合作,中共對英國大手筆的投資,其中很多都著眼在更大的歐盟市場,選擇英國無非是英國相對簡單的稅制和優厚的金融資源,以及英語環境的優勢。

但根據華爾街日報指出,英國的地位,在中共眼中已驟然縮水。

該報引述大陸環球時報的社論說:「有人說,大不列顛歷經300年征程,一度殖民地遍布全球,被稱為『日不落帝國』,如今它又回到了原點,說不定最後就剩下英格蘭那一小塊。」

報導指,雖然中共官方的立場是「尊重英國人民的選擇」,但英國脫歐無疑已經讓中共領導層有點措手不及。

習近平訪問英國期間,曾向卡梅倫表示,中國希望看見一個團結的的歐盟,暗示中共希望英國留在歐盟內。中共外交部同一天亦發布聲明指出,歐盟是中國的戰略夥伴也是最大的貿易夥伴。中國希望見到一個繁盛以及團結的的歐洲,也希望英國這個歐盟重要的夥伴,能就中國與歐盟的關係上夠擔當一個正面及有建設性的角色。

在公投之前,中英的關係可說紅火得很,英國的倫敦市在最近數個月之內,其人民幣離岸中心的規模,甚至還超越新加坡;中國最大的民企銀行民生銀行,選擇倫敦作為駐歐的總部。

中國的國企和基金向英國注入大量的投資,成為歐洲的首選,這些資金湧進倫敦的高級地段地產項目,以及參與多項英國的大型基本建設,包括希斯路和曼徹斯特機場以及泰晤士供水。

卡梅倫成功遊說中共投資英國,是因為他保證英國政府可以為中共打開方便之門,不只是英國,還包括整個歐洲在內,讓英國成為北京在「西方最好的合伙人」。

為了表達誠意,卡梅倫甚至還與長期盟友美國割席,逕自參與中國創辦的亞投行,成為創辦成員國之一。在英國之後,德國、法國、義大利和其他歐洲國家也紛紛加入。

但華爾街日報指出,英國脫歐之後,已經為兩國的關係投下變數,英國作為歐洲大門的角色已顯然有了變化,儘管英國仍將是七大工業國的成員,以及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設理事國之一。

此外,英國脫歐將惡化本已是負債壘壘以及失業率高企的經濟狀況,而中國認為這是關乎本身經濟前景的重要因素。

華爾街日報指出,歐洲目前是中國最大的貿易夥伴,也是中國野心勃勃的「一帶一路」的終站點。報導引述布魯金斯學院的訪問學者勒科爾(Philippe Le Corre)說,脫離歐洲的英國,是否繼續成為中國投資者的歐洲首選,他極表懷疑。

勒科爾甚至斷言,英國脫歐最大的受害者,將會是「北方力量基地」的工程項目,這個項目主要是吸取中國資金,發展倫敦以北的曼徹斯特、利茲和利物浦等城市的經濟,重點投資是建造城際高鐵、海港設施和其他基本建設。卡梅倫本人就吹噓這項工程與中國的「一帶一路」可以無縫銜接。

華爾街日報說,很可惜,卡梅倫本身也將成為歷史。

責任編輯: 王君  來源:法廣 轉載請註明作者、出處並保持完整。

本文網址:https://tw.aboluowang.com/2016/0626/760572.html